君藥是針對主要病因和癥狀而設計的,要突出劑量,保證適應癥方向。比如麻黃湯中,麻和肉桂的比例是3:2,這是保證發汗的最佳比例,不能輕易改變。杏石甘湯的石八麻四,月脈湯的石八麻六,寓意深刻。同樣是溫補法,方中不同君藥作用不同。加溫劑重在分散。
黃芪被譽為全國名中醫之寵兒,其在中醫秘籍《金匱要略》中占據核心地位,被視為方劑界的瑰寶。 在《藥典》中,黃芪的用量規定為9~30克,然而,許多名中醫的實際應用量范圍驚人地達到6~250克,顯示出其廣泛的應用范圍和針對性。
中等劑量的黃芪則用于治療血痹,如黃芪桂枝五物湯,對身體不仁麻木等癥狀有顯著改善。至于小劑量黃芪,一兩半即可,用于治療虛勞里急諸不足,如黃芪建中湯,通過桂枝與黃芪的微妙配合,發揮其藥效。黃芪的應用可謂多元,辨識其適用體質尤為關鍵。黃芪體質之辨包含四個維度:腹診、食欲、腿型及出汗。
這本關于中醫藥專業考試命審題規則的書籍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首次發行于2005年6月1日,單行本的形式,適合32開本閱讀。它的頁面總數為100頁,內容簡潔實用。書籍的ISBN號碼是7801568559,條形碼為9787801568557,方便讀者識別和查找。
本文詳盡闡述了中醫藥專業考試的命審題規則,內容涵蓋廣泛。首先,它深入剖析了各類試題的特性,如它們的屬性和結構,通過實例逐一詳解。例如,它會詳細講解選擇題的題型特點,幫助考生理解和掌握。
執業醫師職業資格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國家藥監局負責組織擬定考試科目和考試大綱、建立試題庫、組織命審題工作,提出考試合格標準建議。
執業藥師的考試科目有中藥學專業知識(一)、中藥學專業知識(二)、藥事管理與法規、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考試詳細介紹如下:簡介:執業藥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證書》并經注冊,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和其他需要提供藥學服務的單位中執業的藥學技術人員。
這是庸醫,大夫一般開中藥都是七天為一療程,視藥效和病情變化在對藥方再做調整,這樣的大夫你還是不要去看了以免誤了病情,換個醫院吧。
這是你沒碰到真正的中醫,中醫肯定不是騙子。
在此基礎上得出中醫藥是一個有意無意的騙子的結論。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魯迅的父親請當地最著名的中醫開藥。但賣了家里的貴重物品,收了奇藥后,父親去世了。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先生不禁對中醫產生了懷疑:是不是把奇怪的藥物引進來騙人呢。從魯迅的話來看,這不容易做到。
中醫高手不可能開出這樣的破方子。全是所謂壯陽藥,小心流鼻血,針灸也扎錯了,真針灸一針下去絕對的要見效,起碼要痛苦減輕一半,古人針灸不留針,留很多針是民國時期興起,針灸從此開始亂套。去濟南吧,找高手,我只見過濟南的幾位真針灸高手,用藥也是至簡。